2008.10.29《侨报周刊》
人生有限艺术无涯
访威廉帕特森大学美术系教授丛志远
本报记者陈慧玲/文/图
2008年10月29日至11月2日,加拿多伦多Open Studio在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下举行了一个版画艺术特邀研习会。一位华裔,在多国艺术家惊羡的目光中,演示了自己独创的无毒性速蚀凹凸环保版画,令技巧与艺术完美组合。于是,雷鸣般的掌声为华人响起……
记者计划采访丛志远教授,一直未果。他很忙,年内还有项目要实施,还要为下一次的出发做准备。
今年4月16日,丛志远促成了母校——南京艺术学院的民乐代表团访问威廉帕特森大学,让美国师生欣赏到了纯粹的中国民乐。因此,10月11日,丛志远要带领威廉帕特森大学爵士乐代表团回访南京艺术学院,让中国师生见识纯正的美国“民乐”。在又一次促成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之后,丛志远于10月26日又返回故乡江苏如东,参加他的母校栟茶高级中学80周年校庆。因为在故乡人的眼里,丛志远是他们的骄傲,这样隆重的庆祝活动不能缺少他。可是,老师同学的话音未落,父老乡亲的祝语未完,丛志远又得启程返美,回家后片刻未歇,又于10月29日背起行囊奔赴加拿大多伦多,参加Open Studio一年一度的特邀国际版画家演讲活动。
从鲜花灿烂的夏日,等到落叶满地的初冬,终于在11月中旬一个飘着冬雨的日子里见到了“闲”下来的丛志远。他正在忙着整理第三届“夏天·艺术在中国”的资料,筹备本次项目结束后的研讨会、“我眼里的中国”学生摄影展览、本次项目期间出版的新书签字仪式等。他是一个不会闲下来的人。作为画家,他要不断地创作,他认为,作品才是画家的生命。作为教授,他要不断地增长学识,他认为,仅仅教授学生绘画技巧是不够的,还要让他们接受多方面的文化熏陶。作为华人,他乐意肩负起传承中国文化的责任……
参加全国美展的农民
丛志远的故乡在江苏如东。打小,丛志远就对绘画很感兴趣。他没有基础,是兴趣加勤奋,令他笨鸟先飞。从11岁开始,丛志远“正式”学画,所谓“正式”就是自己拿个速写本,躲在没人看见的地方写生。路过的人、故乡的风景,都成为了丛志远早期习作的“模特”。丛志远最早遇到的老师徐苏告诉他:画画靠的是勤奋。这句话给没有功底的丛志远带来了希望和自信。
后来,丛志远经常参加工农兵学员创作学习班,因此有幸被抽到如东县文化馆做“临时工”。当时,如东县文化馆馆长是曾任江苏省美术馆第一任馆长的著名画家康平。有这样一位大师级的人物做上司,丛志远如获至宝般欣喜,在以康平为首的一批老师的指导下,他勤奋创作,进步很大。
丛志远虽然和父母住在镇上,却是农民户口,是回乡知青中的一员。因此,他必须回乡务农。丛志远白天在地里干农活,插秧、割麦、挑大粪什么都干,晚上则拖着疲惫的身子继续搞创作。从初中到高中,晚上9时到11时,是他雷打不动的绘画时间,回乡务农也改变不了。绘画成为了丛志远的精神寄托。即便做一辈子的农民,他也不打算放弃自己的绘画爱好。
一天,康平兴高采烈地跑到丛志远家,高兴道:“志远,你的作品《喜迎丰收》入选全国美展了!”对一个青年绘画爱好者来说,作品入选全国美展是极大的荣耀。对一个从未出过远门的农民来说,坐飞机进京参展如同一步登天!1974年,丛志远依靠自己的拼搏“登天”了,那年他正好18岁。
泥腿子踏进南艺校园
入选全国美展让丛志远在当地小有名气了,但没有让他飘飘然,反而给他带来了压力:只能前进,不能后退!他继续专心创作,向更高的目标前近。1977年,农民丛志远以自己的努力改变了他的命运,他成功考入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,成为一名大学生。
丛志远进入南艺之后,对“山外有山”这句话感悟很深。由于他进校前就有作品入选过全国美展,在校里班里都是一个“名人”,进校后也理所当然成为了班长。可是他很快发现,他这个班长的基本功比不上其他班员,几乎是全班最差的。还有什么话可说,赶紧跟上!丛志远是农民出身,吃苦是他的强项。他苦下功夫追赶同学们,最后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班级领头人——品学兼优,专业排名名列前茅。
与陈大羽亲如父子
进入南艺,不仅改变了丛志远的命运,也改变了他的世界观。此时他发现,学好专业难,学好做人更难。所幸的是,丛志远身边接触的老师都是境界很高的大师级人物,刘海粟、陈大羽、亚明、沈涛,让丛志远学到了专业之外的很多人生哲理。
身为班长,丛志远和老师交流的机会就会多一些,和陈大羽老师交流颇为投缘。陈大羽是丛志远的水墨花鸟老师,丛志远珍惜每一个和陈大羽习画的机会。慢慢地,陈大羽喜欢上了丛志远,认为这个学生很有艺术潜质,很有发展前途,也很谦虚。
丛志远回忆说,他和陈大羽的师生之情最后深如父子。在那段难忘的日子里,他和大羽老师早晨一起跑步,黄昏一起散步,一同讨论艺术,一同探讨人生。大学毕业后,陈大羽鼓励丛志远继续深造,考研究生。尽管丛志远考研总分第一,但是英语只考了20多分,录取有争议。此时陈大羽出面多方推荐,他认为,丛志远专业很好,如果因为英语成绩拉下,就失去了一位艺术人才。最后,评委意见一致,录取丛志远。
之后,丛志远专攻工笔重彩,他的导师沈涛引领他又上了一个新台阶。1980年丛志远留校当助教,1986年取得了硕士学位之后,他又被南京艺术学院聘为讲师。
陈大羽很欣慰自己没有看错人,从感情的角度来说,他很想把丛志远留在身边工作。但是他希望学生有更加广阔的天地,又鼓励他出国深造,并且以自己的作品来资助他。1988年岁末,贫穷的丛志远获得了巨大的精神力量,他依靠陈大羽和亚明两位恩师等的六幅画,取得了一位美国小老板的经济担保,进入美国印地安那大学留学。
因为得到了太多的师恩,也因为离别,丛志远赴美后越发重感情了。丛志远只要有机会,就会回来看望恩师。在陈大羽生病住院的时刻,丛志远珍惜着每一个可以守候在恩师身边的机会。得知恩师辞世时,丛志远悲痛欲绝,然后把这一段师生之情,深深地留在心灵深处。
硕士论文打动亚明
丛志远对亚明老师无偿帮助他的恩情,至今难以忘怀。为了表示对恩师的敬意,他至今牢记亚明老师对他说过的那句话:艺无新旧,只有高低。这些年来,丛志远一直把这句话当成重要的艺术理念,指导自己的艺术创作。
实际上,丛志远在拿到硕士毕业学位之前,并不认识亚明。亚明是丛志远硕士论文答辩的评委之一。一天,丛志远正和同学们在操场上打球,有人跑过来跟他说:“亚明老师要见你!”丛志远闻言受宠若惊,忙骑着单车前去拜访。丛志远的论文《论中国传统绘画色彩的民族心理》,亚明看到论文拍案叫好,立即要见丛志远。他认为其中观点很精彩,与自己很接近,而且亚明认为丛志远在文中的见解比自己有过之而无不及。于是,他们彼此欣赏,聊东方艺术的前景,聊西方艺术的未来。亚明情不自禁在丛志远的论文上留下自己的意见:应千方百计荐之于世!
1988年丛志远想走出国门看看外面的世界,亲自感受东西方文化的差异。可是,他心有余而力不足。此时,一个美国小老板发话了:如果丛志远能够帮他取得亚明老师的画作,才可以考虑帮丛志远作经济担保。在万分无奈的情况下,丛志远很不好意思地向亚明老师求助。
当时亚明住在级别很高的南京丁山宾馆,有名的艺术家都集中在那里搞创作。通过警卫森严的道道门关,丛志远见到了仰慕已久的亚明老师。亚明一口答应了用画作为丛志远取得经济担保。丛志远被深深感动了。旅美这么多年以来,亚明老师不假思索答应帮助他的那一幕,时常会出现在丛志远的梦里。事实证明,丛志远没有让恩师失望。
行走考察历尽艰辛
丛志远那篇让亚明印象深刻的硕士毕业论文,是丛志远在经过艰辛的考察后完成的。1985年8月、9月、10月,丛志远一个人从西安出发,沿着丝绸之路,沿着文成公主进藏之路,进行了为时110天的艰辛考察。这一次,他在大自然中感受原汁原味的传统艺术,进一步解读古代敦煌和西域文化的交融,从色彩中去体会历史背景下的人文心理,从人文景观中分析色彩的艺术之魅。
在考察途中,他住过寺庙,也睡过农家,有时浑身都是虱子。走一天的山路才找到火车站,是家常便饭。那次在青藏高原采风时,丛志远差点就成了藏獒的晚餐。
到西藏后,丛志远得到了热心藏民的帮助。西藏美丽的人文景观时常让丛志远流连忘返。一天凌晨,丛志远要深入牧区采风。当地藏民选给他一匹马,叮嘱他必须在下午4点钟之前赶回来。于是,丛志远背着相机,拿着速写本出发了。美丽的景色吸引了丛志远,他不停地拍照、写生。当时的节气时间很晚了天还是很亮,他一时忽略了藏民的嘱咐,多停留了一些时间。
在他寻找回家的路时,两只藏獒看到陌生人,于是向他追了上来,主人拦都拦不住,惊险万分。丛志远骑着那匹马逃逸,马忽然被一根绳子绊住了,马失前蹄趴了下来。眼看藏獒就要扑上来了,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,马忽然立起,丛志远侥幸得以逃离… 回来后藏民对丛志远说,好在他选了一匹好马,要不真的要出事了,叮嘱他在4点之前回来不是随口说的,因为四点之后牧区藏民就要放藏獒出来了。
钦佩刘海粟的境界
每当丛志远陷入困境的时候,就会像念经一样念道:宠辱不惊,看庭前花开花落,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。丛志远说,这是刘海粟大师最欣赏的诗句。刘海粟面对磨难宽宏博大的胸怀,让他非常钦佩。
在丛志远读大学期间,刘海粟任南京艺术学院院长。丛志远说,一个人成功与否,就看他有怎样的人生观。艺术到了一定的时候,已经不是技术问题,而是境界问题,这是刘海粟给他的启发。在碰到困难的时候,丛志远就会想到刘海粟。刘海粟历尽沧桑磨难,但是无论是政治上的磨难还是身体上的磨难,都没有击垮他,两次中风之后还能站起来搞创作,如果没有坚强的信念,很难做得到。
是榜样的力量,支撑着丛志远度过了在美国那段最艰难的日子。
全校最穷的留学生
1988年12月,丛志远带着老师、同学和亲人的祝福,登上了飞往美国的飞机,来到了印地安那大学留学。丛志远的行李中80%是作品,没有装下的大幅巨作,他则通过民航的朋友给他带到美国来。当时的丛志远在经济上一穷二白,但是他没有感觉自己贫穷,那些作品让他觉得自己很富有,底气很足。
现实是残酷的,刚到美国的丛志远没待几天就感觉从国内借来的美元不够用了,而那些给他带来底气的画作还没有机会“面世”,陪着他一起呆在宿舍里面对贫困。在美国留学的生存方式就是去打工,当过农民的丛志远还怕苦吗?
丛志远不怕苦,也没有觉得到餐馆洗盘子是什么低下的事情,但是他宁可节衣缩食,也不去打工,他说,去打工眼前的温饱问题一定可以马上解决,但是会造成一种恶性循环,因为劳累,在学习上精力不够了,也没有心思去画画了,久而久之会影响心态,改变自己的初衷。这样,他如何对得起那些帮助他的恩师好友呢?
于是,丛志远全身心投入攻克语言关,学校、图书馆、宿舍三点一线,最艰苦时100美金支撑三个月的生活费,成为全校3·8万名学生中最穷的一位。但是,丛志远苦尽甘来,他凭借自己的勤奋努力,赢得了人们的赞赏,获得了中国之星奖学金,1990年至1994年期间,他连续四年获得罗郁正·邓胡烈奖学金。
用作品敲开美国大门
1989年6月,熬过了来美国的前半年苦日子后,丛志远开始实施自己的计划——办个展。他要通过作品来介绍中国文化,介绍自己。在中国留学生联谊会、印地安那大学国际中心、大学画廊的支持下,他的个展在当地的CCAC画廊成功举办。那一次,丛志远展出的作品有近30幅,只占带来作品的六分之一,有工笔重彩、人物、花鸟等。开幕当天,印地安那大学所在地布鲁明顿市市长夫妇都来了,看到丛志远的画很惊喜,笑称他的风格之多“堪比毕加索”。
丛志远专心于学习专心于创作的坚持,换来了良性循环。画展之后,他被周边的人认识了,认可了。有人开始来买他的画,有人要跟他学中国画,后者令他感到最欣慰,因为多一个人学中国画,就多一份中国文化的传承。
很多初到美国的艺术家,因为文化背景不同,容易产生抵触情绪,而丛志远却极力寻找东西方文化的共融点,也找到了这样的共通之处。为了发挥自己善于创作的绘画优势,原来修美术史的他,改修版画,他尝试用中国绘画的坚实功底来完善西方版画艺术。印地安那大学是篮球之都,对篮球非常狂热,丛志远把这个现象用到了绘画创意之中,于是,他策划创作融合东西方文化的篮球系列作品,并以此项目申请到了奖学金。丛志远成功了,1992年至1994年期间,他的作品《篮球的激情》、《篮球颂》、《生命的旋律》等篮球系列版画作品,引起了同行的很大关注。他于1993年创作的工笔重彩《极乐世界》,获得了全美国州际美术作品大赛一等奖。
丛志远用自己的作品,敲开了美国的艺术大门,也赢得了新泽西威廉帕特森大学的青睐——1994年8月,丛志远成为该校美术系终身教授,现任该校版画系主任。2002年,丛志远的作品赢得了美国国会创建的夏威夷东西方文化中心的赞赏,给予他“艺术家居住奖”待遇,邀请他到夏威夷办画展、讲学一个月,华裔画家极少获得此项殊荣。
加拿大多伦多Open Studio的一个董事有次在纽约见过丛志远的画,很惊喜,就向该组织推荐他。经过网上“排查”,对方很欣赏丛志远,并邀请他于2008年10月29日至11月2日到多伦多OCAD艺术设计学院、约克大学和Open Studio参观交流及演讲。Open Studio开办活动5年来,只邀请过两位美国艺术家,丛志远是其中之一。
在联合国开办个展
在丛志远的艺术生涯中,2002年8月是值得回忆的一段岁月。2002年8月,由联合国总部、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团、中华文化基金会联合举办的题为“超越东方和西方”的丛志远个人作品展,在联合国开幕。
联合国画展排期是每个国家每年只安排两人参展。丛志远于2002年2月递交了申请。到了当年8月初,联合国通知他可以在该月安排他的展览。这么快就轮到他当然是很幸运的,但是只有20天时间准备,来得及准备吗?
威廉帕特森大学的师生为他自豪,觉得这也是学校的荣誉,于是大家一起来帮丛志远准备展览。为了让画展更加气派一些,丛志远计划在主墙布展。联合国主墙是从来不提供给画家布展的,通过中国驻联合国使团的协调,主墙破例向丛志远开放。
为了赶时间,大学里的师生、木工陪丛志远干了三天三夜,终于把护墙版做好了。这次画展中,丛志远再一次用自己的作品征服了观众。联合国参与这项艺术活动的主要筹办人之一——联合国中国书会主席王建始先生很自豪地宣称:丛志远这次画展,在规模上和质量上都压倒群芳,是联合国画展开办以来最好之一。问到丛志远将来有什么计划,他说,将来还是以创作为主,还会不断推出个展。开办画展即是对自己的促进,也是和社会交流的一个方式。
夏天·艺术在中国
南京艺术学院院长冯健亲在一篇文章中曾经赞誉:丛志远既是一个优秀的艺术家,也是中美文化交流的使者。到威廉帕特森大学当教授之后,丛志远开始思考新的东西,那就是除了创作育人之外,要把东西方文化交流当成一件实事来做。2001年,丛志远策划了“夏天·艺术在中国”这个交流项目,就是在暑期带美国师生到中国去实地考察,体验中国的文化传统。从策划到实施,丛志远付出了很多的精力和心血。这个项目已经启动了三次,每一次都让师生们有很大收获。
2001年的主题是中国水墨水乡,2005年的主题是中国的艺术教育,2008年的主题是中国的博物馆。不仅仅是表象的感受,这个项目结束后每次都会出一本书,由学生自己完成,根据自己的体验用图文去表述中国印象,以及用自己的观点去分析东西方文化。这种“功课”让学生变得成熟,甚至人生观也因此改变。
关于交流,丛志远还有很多事情要去做。除了做好这个项目,还会促成两国学校和艺术家之间的交流。
他是故乡人的骄傲
2008年带领夏天艺术在中国团队去中国考察期间,丛志远在南通博物苑举办了版画个展。开幕当天,南通市副市长杨展里为丛志远致辞,丛志远的老师、同学也都来祝贺他。
丛志远说,选择在南通博物苑办画展,一是因为这里是中国最早的一个博物馆,二是此地就是自己的故乡,他要用作品来献给爱戴他的人们。
在家门口开展,丛志远开始心里有些不踏实,他能够让老师们满意吗?能够交上最好的答卷吗?然而,当他把在美国创作的版画展示在父老乡亲和老师的眼前时,热烈的掌声,赞许的目光,消除了他的担心。南通市电视台《江风海韵》栏目还为丛志远做了一个很长的专题,对丛志远多有褒奖。
对丛志远以引进异国文化交流的方式来回馈故乡,人们更是钦佩。每一次诉说故乡的人和事,丛志远的心是温暖的。他很怀念已经去世的康平老师和中学同学姚止平,他们陪伴他走过了难忘的岁月。还有他当初在如东文化馆学画时的老师潘宗和、汤继民、尤文绚、徐善华,中学老师徐苏,他都非常感激。
从志远说,他们每一个人,都是他人生中的里程碑,也是他在美国的思念。一个重感情知感恩的艺术家,一定会创作出有人性有内涵的作品。
在很多人看来,丛志远是旅美艺术家中的成功者,但是他却不这么认为。他说,1980年在黄河大禹渡,他好不容易爬上了一座又滑又陡的山巅,站上去一看,前面又是莽莽高原……丛志远说,艺术和人生也是如此,攀到一个顶点,才发现原来又是一个新起点,就像刘海粟老师说的那样:人生有限,艺术无涯。